秒搜百科

北京:龙须沟在哪里?

2024-12-17 09:16:00    100 次阅读

许多外地的朋友来北京以后经常会问我:龙须沟在哪里?

我虽然生在北京的阜成门,但是对于南城的事情还真的不熟悉,为了能够回答朋友们的问题我查了一些资料:

龙须沟以前是在北京天桥的东边一条特别有名的臭水沟,1950年,这条臭沟可出了大名了,报纸上说它,话剧里说它,电影里也说它,一条臭沟怎么就出了这么大的名气呢?

(过去的龙须沟)

还得从咱老舍先生回国说起,1949年,离开北京十四年的老舍先生回来了,这一年他正好五十岁,老舍先生看到解放了的北京很多新鲜事儿,他觉得实在是太了不起了,北京的变化太大了。

老舍先生就是想通过话剧《龙须沟》来反映新旧两个北京社会作对比,把那些让他兴奋让他激动的事儿写出来,他走访了一些真人真事,记录在小本上,他写的很快,在龙须沟整治工程还没完工话剧剧本就已经写好了。

(毛泽东主席接见了老舍先生)

话剧《龙须沟》在北京上演以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北京人看了话剧激动得欢呼雀跃、泪流满面……

随后,北京电影制片厂在1952年开始拍摄了电影《龙须沟》

其实,在解放前龙须沟上住各式各样的卖力气、要手艺的劳动人民,这些可怜的下层人民不但受到臭沟的瘟疫、疾病的危胁,而且还受到国民党反动派和恶霸,地痞,流氓的压榨,欺凌剥削和迫害。侮辱、剥削、迫害和死亡在他们苦难的生活中紧紧追踪着沟上的每一个人,把他们逼向毁灭的深渊。

电影《龙须沟》是我们不太熟悉的冼群同志编导的剧情片,由于是之、于蓝,牛犇,张伐等人主演,于1952年上映。

因为剧本接地气,所以影片拍摄得具有朴素、清新的风格,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和欢迎。

(这张海报我没有收藏到,因为它弥足珍贵)

让全国人民高兴的是:北京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平物价、抓地痞流氓、修自来水、办合作社、装电灯,积极投身建设"程疯子"担任了自来水管理员,赵老头不再受疾病折磨,而且有了活干,担任了区人民代表,丁四夫妻不再吵架了,二嘎子也不再拾煤球,找到了工作,二春也高高兴兴地进了工厂。

这里的老百姓们积极帮助政府彻底修给了臭沟,把臭沟变成了公路,过去贫穷肮脏的贫民区,变成了美丽的花园。

(话剧剧照)

影片通过北京一个小杂院4户人家在社会变革中的不同遭遇,表现了新旧时代两重天的巨大变化。

《龙须沟》中的程疯子是当时只有21岁的艺术家于是之老师扮演的,他是塑造得最成功的艺术形象,于是之老师把一个出色的曲艺艺人在黑暗势力压迫下失业,由此过着忍辱负重的非人生活,精神和肉体饱受摧残。他正直、善良、懦弱,不甘屈辱又无力反抗……他无奈地成为"疯子",而如此"疯"状,正淋漓地折射出内心的痛苦和对黑暗社会的痛恨。

解放了,伤好了,终于昂首挺胸了,他也就不再"疯"了,主题由此而深化……

(过去的老版连环画让我们小孩子明白了这里的变化)

对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和老舍先生的作品,我一直非常喜欢,我一直觉得老舍先生的作品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他的作品反映的也大多数是北京的老百姓他们的喜怒哀乐,他的小说《我这一辈子》和《骆驼祥子》都被大导演拍摄成了电影。

遗憾的是:老舍先生在文革期间被迫害致死,我们失去了一位非常伟大的艺术家。

我今天之所以想说说这部《龙须沟》老电影,就是想通过这部电影来讲述这样一个道理:新中国刚刚成立的1950年,新中国是百废待兴,中国人民尤其是北京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能够把一个祸害了老百姓几十年的龙须沟彻底的改变了

而今天虽然北京出现了新冠疫情,我相信有了更好的科学技术和更好的组织领导这些问题都将会迎刃而解……

呃,对了,龙须沟具体在哪里呢?

现在,北京天坛北门对面的金鱼池地区,那里就是原来的龙须沟,有时间你可以去溜达溜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