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搜百科

鹤岗是哪个省的城市啊(黑龙江鹤岗市6区2县概况)

2024-11-07 09:51:51    100 次阅读

楔子

鹤岗市又名兴山,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黑龙江西南岸,是小兴安岭东麓低山丘陵地区与黑龙江、松花江平原的结合部,有大小河流112条,分属黑龙江、松花江水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多低山丘陵、平原漫滩湿地地貌。下辖6个区(向阳区、工农区、南山区、兴安区、东山区、兴山区)2个县(萝北县、绥滨县),总面积14684平方公里(全省第二小),常住人口94.6万,2022年GDP总量409.2亿元(全省第十)。和俄罗斯有235公里的边境线,与伊春市、佳木斯市交界。

鹤岗市

鹤岗市是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区中心城市之一、是重要的能源工业城市,地处中蒙俄经济走廊,是黑龙江省重要口岸边境城市,是国家对俄开放的桥头堡。鹤岗的石墨储量位于亚洲首位,是我国的煤炭基地之一,是黑龙江省重要林区和木材产区之一,林地占辖区总面积的58%。鹤岗不仅是一座能源城市,也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这里是黑水女真的故乡,是满洲皇族的发祥地,清金文化聚集地。有龙江三峡、太平沟黄金古镇、名山岛、鱼王庙、金顶山石林、苇场湿地、桶子沟原始森林、将军石山景区、中兴古城等旅游胜地,还有侵华日军制造的东山万人坑所在地。

本文笔者将和大家一起了解石墨之都的鹤岗,及所辖的6区2县概况,更全面的领略这里的风土人情。

向阳区

下辖5个街道,总面积8.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29万。向阳区是东北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位于鹤岗市区中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属平原丘陵漫岗地貌,森林覆盖率达58%,煤炭资源丰富,与兴山区、东山区、工农区、南山区交界。

过境交通线路:铁路(鹤岗铁路)公路(332国道)

向阳区

向阳区原名“老街基”,属汤原县管辖,1929年随着鹤岗煤矿的开工逐渐形成集市称兴山镇,抗战胜利后设置西山区隶属兴山市管辖。1949年改属鹤岗市,1954年为西山街道,1960年设西山区,1966年更名向阳区。

主要景点:北山自然公园、天水湖公园

特产和民俗:木耳、蘑菇、猴头菇、松子、鹿茸、元皮、红松、黄波罗、白桦、橡木

工农区

鹤岗市府所在地,下辖4个街道,总面积1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3.65万。位于鹤岗市中心,地势北高南低,为低山丘陵平原地貌,与向阳区、南山区、兴安区、兴山区交界。

过境交通线路:铁路(佳鹤铁路)公路(332国道)

工农区

1938年侵华日军为了加速掠夺鹤岗煤矿,将老街基商户及非矿居民向新城区动迁,此后称新街基。抗战胜利后成立新街基区,1954年改为鹤岗市第五区,1955年为新街基街道,1958年新街基经济区,1968年成立工农区。1988年成立红旗路街道。

主要景点:黎明湖公园、鹤岗市科技馆、天水湖公园、三宝寺

南山区

下辖6个街道,总面积3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十多万。南山区位于市区南部、小石头河西岸,地势西高东低,位于丘陵漫岗、平原地貌,与东山区、兴安区、工农区、向阳区交界。

过境交通线路:铁路(鹤岗铁路)公路(201/332国道、101省道)

南山区

南山区原名南岗,因南岗采炭所得名,后改为南山矿属汤原县管辖。1939年隶属鹤岗县兴山街,1946年设立南山区划属兴山市,1948年撤销南山区。1949年改属鹤岗市,1954年成立南山街道,1958年改称南山经济区,1960年复置南山区,1966年改为东风区,1988年与跃进区合并为南山区。

主要景点:北普陀寺、五指山公园、基督教堂

特产和民俗:气煤、弱粘煤、焦煤

兴安区

下辖6个街道、1个镇,总面积26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91万。兴安区市区西南部,大小鹤立河穿境而过,地势中间低东西高,属三江平原向小兴安岭山地过渡地带,与东山区、南山区交界。

过境交通线路:铁路(鹤岗铁路)公路(鹤伊高速、201/332国道、101省道)

兴安区

兴安区俗称兴安台,又称“台地”(意美丽富饶,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康熙年间曾在《康熙皇舆全览图》上有过标注;民国初期形成峻德荒村屯,1944年侵华日军开始掠夺兴安台矿山,1948年设立兴安台坑建制,1949年为兴安台煤矿。1952年成为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1954年设立兴安台街道隶属鹤岗市管辖,1955年更名为兴安街道,1960年随着人口规模和煤矿建设的完善成立了兴安区,1969年改名为红旗区(1980年改回)。2011年红旗乡改为镇,光宇街道从东山区划入。

主要景点:将军石山庄、松鹤西湖滑雪狩猎

特产和民俗:煤雕工艺品

东山区

鹤岗市最大的区,下辖4个街道、1个镇、2个乡、1个生活区和1个农场,总面积423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62万。东山区是鹤岗市唯一的城郊型行政区,位于梧桐河西岸,地势西高东低,有大小水库11个,有千万吨级储量的天然沸石矿、已探明石墨达6亿吨,木材资源丰富,处于三市交汇地带,与嘉荫县(伊春市)、萝北县、桦川县(佳木斯市)、汤原县(佳木斯市)、南岔县(伊春市)、金林区(伊春市)、伊美区(伊春市)、林风县(伊春市)交界。

过境交通线路:铁路(鹤岗铁路)公路(鹤伊高速、鹤大高速、201/332国道、101省道)

东山区

东山区因地处矿山东部得名,民国初期随着兴华煤矿公司开发石头河地方煤矿,逐渐形成居民区,隶属汤原县管辖。1946年设立东山区隶属兴山市,1948年被撤销,1949年划属鹤岗市。1954年为东山街道,1958年改称东山经济区,1960年设立东山区和新一区,1966年东山区改称群力区,1980年合并为东山区。

主要景点:鹤岗矿史馆(东山万人坑)、鹤岗国家森林公园、桶子沟、小山遗址、金顶山龙掌岩石峰风景区、细鳞河民俗风情园

兴山区

下辖4个街道,总面积2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11万。兴山区位于市区东北部,地势北高南低,南北狭长,东西略窄属丘陵地带,已探明现储量1000万吨,与东山区、向阳区交界。

过境交通线路:铁路(鹤岗铁路)

兴山区

兴山区原名“笔架”,因笔架山得名,民国初期因兴华煤矿的开采更名兴山,在头道沟子及南北工棚子形成早期居民区,隶属汤原县。1927年随着矿山至莲江口铁路建成通车,人口增多形成集镇,1939年属鹤立县管辖,1946年设立兴山区属兴山市管辖,1948年撤销。1954年为兴山街道,1958年改称兴山经济区,1960年成立兴山区。

主要景点:鹤岗国家矿山公园、北山自然公园、北大岭清真寺

萝北县

下辖6个镇、2个乡,总面积6767.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0.56万,2022年GDP总量116.82亿元。萝北县位于黑龙江西南岸、鹤岗中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是小兴安岭南麓与三江平原交汇处,北部为低山丘陵地貌起伏较大多沟壑河谷,南部为平原地貌,有大小河流55条,分属黑龙江、松花江水系,有全省保存较好的湿地之一,辖区内非金属矿产丰富,和俄罗斯隔河相望,是三市临边的交汇地带,与嘉荫县(伊春市)、东山区、桦川县(佳木斯市)、汤原县(佳木斯市)、绥滨县、俄罗斯交界。

过境交通线路:铁路(鹤北铁路)公路(哈萝高速、331/332国道、312省道)口岸(名山口岸,年过货能力可达150万吨

萝北县

萝北县古名也速,先秦时期为肃慎氏居地,唐朝中期为河北道黑水都督府辖地,明朝时期为脱伦卫、五屯卫、吉滩卫,清初属毕拉尔路鄂伦春协领,康熙年间划属宁古塔将军、黑龙江将军瑷珲副都统,光绪年间属兴东兵备道,1908年设萝北厅。民国初年改为萝北县属黑河道,抗战胜利后划属合江省,1949年属松江省。1954年划属合江专区,1985年划属佳木斯市,1987年划归鹤岗市。

主要景点:龙江三峡、赵尚志将军纪念馆、双丰遗址、梧桐河河源古城、名山岛、太平沟古镇、兴龙峡谷、鹤岗俄罗斯风情园、八仙阁、煤炭矿井展览馆、嘟噜河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

特产和民俗:萝北红小豆、萝北蜂蜜、萝北五味子

绥滨县

下辖3镇、6乡、2林场、3农场、1种蓄场、1良种场,总面积334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3.6万,2022年GDP总量61.3亿元。绥滨县位于鹤岗最东端、是松花江下游与黑龙江交汇的三角地带,属冲积平原地貌,地势平坦低洼,没有高山和丘陵,土壤肥沃、水草茂盛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县,这里沙金储量大纯度高,和俄罗斯隔河相望,是重要的临边城市,与同江市(佳木斯市)、富锦市(佳木斯市)、桦川县(佳木斯市)、萝北县交界。

过境交通线路:公路(331国道、312省道)水路(绥滨港是国家内河一级口岸)

绥滨县

绥滨县地处边陲地广人稀,取“绥靖”(安抚)和“滨江”之意,古代先后有肃慎、挹娄、勿吉、秣辐在此定居,唐朝时这里属平卢节度使管辖,明朝时属奴儿干都指挥使司,清雍正年间划属三姓副都统,乾隆年间划属吉林将军管辖,1906年归依兰府汤原县管辖,宣统年间设高家屯巡检署隶属黑龙江省兴东道汤原县。民国初年属黑河道萝北设治局,1929年称绥东县、绥滨县,抗战胜利后划属合江省。1949年撤销绥滨县并入富锦县,1964年恢复县制。

主要景点:月牙湖、荣边大滩(亚洲之最)、奥里米古城遗址、中兴古城遗址、同仁古城遗址

特产和民俗:大马哈鱼、鲟鱼、鳇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