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搜百科

重生到洪荒的完本小说推荐大全(三本洪荒流小说)

2024-11-02 18:47:13    100 次阅读

各位书友们,今天给大家分享3本洪荒流小说,求存,求道,证永恒,踏足大道尽头,得见元始!

第一本:《开局拜师三星洞》 作者:朔时雨 状态:已完结 字数:68.92万

简介:

秦云穿越了!

本以为穿越的是战国七雄时代,于是他推出了造纸术、精盐提炼术、馒头等一系列伟大发明。

又学了一身武功,正打算称霸江湖,笑傲红尘的时候,却意外得知是西游世界!

西游世界满天仙佛,王侯侠客又算得了什么?

无奈之下秦云仔细思考,悉心推测,突然惊讶地发现,自己所在的时期,正好是猴子拜师学艺的时期......

于是他脑海中涌出了一个假扮剑仙,钓猴子上钩计划!

却没成想,这一钓,却成为了三星洞唯一真传弟子......

且看秦云如何玩转西游,成就一段属于剑祖的传奇!

入坑指南:

“来我寝榻之处一趟!”

刚刚龙渊蜕变之时动静太大,秦云就猜测可能会惊动祖师,倒是没想到祖师竟然会直接喊他去卧室见他。

秦云不敢怠慢,隔空向祖师行了一个礼之后,就当即起身向祖师所居小院赶去。

行至小院门口,童子就率先赶来迎接。

简单聊了几句之后,秦云就直接走了进去。

院内。

祖师见秦云来了,也不啰嗦,直道,“刚刚我在闭关的时候,被一股冲霄而起的道韵惊醒。寻根溯源,才发现是由你炼剑引起,秦云你炼了口什么宝剑?”

秦云早有准备,当即取出龙渊,呈送到了祖师面前。

“师父,请雅鉴!”

从秦云的手中接过龙渊,祖师当即细细品鉴起来。

“好剑,好剑!”

祖师的眼光何其毒辣,第一时间就看向了被秦云烙印进剑身内部的两个古字。

在看到这两个古字的刹那,祖师身躯一震,眼眸瞬间变得无比幽邃起来,气息更是变得无比飘渺。

秦云甚至感觉,祖师明明就坐在他面前,但人却像是“消失”了一般。

而祖师的眸子之中,更像是有万千玄妙大道符文在流淌。

祖师现在是种什么状态,秦云不知。

但就是祖师悟道外溢的一些道韵,就引得秦云脑海内的众妙之门虚影门户之上的两个古字大放光明。

一时。

秦云的精神再次得到洗练,连带着神魂都变得更加强大纯粹了些许。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大机缘!

这种状态很玄奇,足足过去了一盏茶的时间,祖师才从悟道的状态中退了出来。

而秦云,得益于祖师这次悟道,却是平添了一年法力,修为再次获得巨大进步。

不要以为“一年”法力很少,今时不同往日,现在的秦云已经能算得上陆地神仙。

就像是世界顶级运动员,每精进一点,都千难万难。

大造化!

看着龙渊剑,祖师不由感慨,“好玄妙的两个古字,秦云你端是好福缘,竟然能获得这种造化!”

秦云心头一凛,一时竟有些不知该如何回答。

不过,祖师也没有让秦云回答的意思,随手将龙渊剑还给了秦云。

“各人有各人的缘法,我也不想多问。只是,今日看到这两个字,让我也受益无穷,倒是还欠了你一个人情!”

听到祖师的话,秦云顿时赧然,脸上更是阵阵发烧。

和祖师的大气比起来,秦云刚刚的表现未免太小家子气了。

秦云连忙向祖师行了一个大礼,道,“师父,欠人情之类的话,就请您千万别在说了,传道之恩大于天,您这样说真是羞煞小徒了!”

见秦云面皮发烧的模样,祖师不由笑着摇了摇头,“你啊你,有此心为师很满意,但你现在想法却是大错特错!”

“???”

秦云一脸黑人问号。

见秦云不明白,祖师反问道,“你法力和为师比起来如何?”

秦云:“米粒之珠又岂敢与日月争辉?”

祖师又问道,“龙渊对你重要,还是对我重要?”

这个问题......

秦云沉吟良久后道,“龙渊为我目前唯一的仙宝,与我性命双修,失去龙渊不亚于断掉一臂;师父修为功参造化,龙渊对祖师而言,或许就如同稚童手中的玩具!”

祖师点头,“然也。你修为和我千差万别,龙渊又是你唯一兵器,关乎你的仙道之基。面对关乎自己性命前途之大事,担忧紧张实属正常,你又何必羞赧?”

闻听祖师这番话,秦云一时心神大震。

看着随口说出这番话的祖师,一时竟不知该说些什么好了!

祖师不仅洞彻人心,器量还大到难以想象。

秦云躬身行礼,“师父,弟子受教!”

祖师捋了捋胡须,满意道,“孺子可教也,凡事量力而行,不必为了装大气,而送出对自己至关重要之物。这等违背人性之举,只会害人害己!”

秦云:“谨遵师父教诲。”

祖师点头。

“我观你这口剑根基已固,将来必成大器。秦云,你为何练剑?”

为何练剑?

秦云倒是没想到,祖师竟然会问自己这个问题。

秦云想了想道,“少年时,不知世上有仙佛,练剑乃是为了‘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后知道这个世间有真仙,便弃了功名利禄,但此时我的剑法已自成一派......”

“有幸拜入三星洞之后,我曾经长时间模仿猴子。但猴子擅长的齐眉棍,却不是我中意的武器,于是扬长避短,一心扑到剑道之上!”

“扬长避短......”

祖师沉吟,甚至差点连胡须都捻断了。

关于秦云为什么会在剑法上死磕,还真炼成了一口绝世剑器,祖师其实一直都有些困惑。

倒是没想到,秦云从单纯的模仿猴子到走出自己的一条路,竟只是因为“扬长避短”。

果然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啊!

也罢,倒是他着相了!

祖师:“你这口剑过于锋锐,伤人亦伤己,为之奈何?”

秦云蹙眉。

用剑伤人伤己?

这个世界上哪种兵器,不会伤人伤己?

但是。

祖师肯定不会连这么浅薄的道理都不懂!

敲黑板、划重点、重新审题。

秦云想了想道,“斩业非斩人,杀生为护生。”

祖师错愕。

倒是没想到,秦云竟然会给他这么个答案。

这话说的未免太过嚣张!

但是。

单单只是“杀生为护生”一句,也足见秦云身上曾经的侠义之气。

祖师沉吟数秒后道,“既如此,我给你这口剑另取一个名字如何?”

秦云忙道,“请师傅赐名。”

祖师:“你可知‘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为何意?”

秦云:“灵台即心,方寸是心,斜月三星还是心。我方寸山三星洞一脉,修心为上。弟子们做的各种杂活,目的也是为了修身养性,去五毒心!”

“善。”

菩提祖师满意点头。

“秦云,你只用了短短两年半,就从一介凡人修炼成仙,力量膨胀的太快,法宝又是一口锋锐无匹的剑。刚过易折,为师希望你能初心不改,始终保持一颗敬畏之心......你这口剑改名为「斜月三星」如何?”

听到祖师的话,秦云一时心潮澎湃。

因为,在祖师这番话语中,秦云首次感受到了祖师对他和猴子的不同对待。

以往,祖师教他和猴子,一视同仁。

但秦云始终有种沾了猴子的光,有类似“顺带的”之类的想法。

而祖师这番话,却是彻底宣告了,祖师对他和猴子的将来,有了不同的期待!

秦云当即给祖师行了一个大礼,道,“斜月三星是我学艺的地方,也是我们这一脉的代称。能有幸以这四个字命名,弟子感激不尽!”

“不过,我还希望师父能许我一个恩典,这口剑在叫斜月三星的同时,能代称‘心剑菩提’!”

听到秦云的话,祖师面色一变,斥道,“菩提乃是我的名讳,你难道为长者讳的道理都不懂?端是欺师灭祖!”

秦云连忙解释道,“师父容禀,传道之恩大于天,弟子又岂敢欺师灭祖。取名心剑菩提,是为了看剑如看师父,时刻谨记师父让我不忘初心的教导!”

看着诚恳的秦云,菩提笑骂道,“油腔滑调,想我收徒无数,大多拙于言辞,怎么就收了你这么个奸猾之辈!”

“前几日为师教了悟空一个筋斗云,却是把你给遗漏了。这几日为师根据你所走剑道之路,推演了一套配合剑遁的心诀,你可愿学?”

秦云错愕。

祖师专门根据他的剑遁,创造了一套心诀?

看着祖师慈祥的脸,秦云心头顿时一暖。

“愿学、愿学、愿学!”

“你且过来。”

“是。”

秦云当即站了过去,本以为这次祖师一如既往,打算传他口诀,但是没想到这次,祖师却是直接一指点向他的眉心。

这是一种截然不同的传道方式,不著文字,全凭道韵。

下一秒。

秦云就感觉元神法相之内,有万千妙道流转。

识海之内,恰似在开天辟地,重定地水风火一般。

时间流逝。

大量属于祖师的智慧,开始不断流淌在秦云的心间,灵魂深处不断响起大道天音。

伴随着天音聆听到越来越多,秦云这才明白祖师将什么传承给了他。

这是一套连名字都没有的剑经,和秦云所畅想的剑道完美契合。

不夸张的说,秦云在祖师面前吹过的牛,祖师穷尽智慧,千方百计帮他实现了。

功法共有九层,其中包含了凝剑心、化剑魂、锻剑骨、铸剑体、衍剑意、成剑域、一剑破万法、一剑生世界等等妙道。

譬如,其中有个术法叫做《剑遁九天》,就讲究以身合剑,化为一道剑光。

剑光一纵,就是十万八千里,丝毫不弱于猴子的筋斗云。

简直就是为他量身打造!

领略着这些夺天地造化的神功,秦云一时心潮澎湃,甚至都不知该说些什么好了。

在这腔感激面前,任何文字都显得那般无力。

传道完毕,再看祖师的时候,秦云却是从他的眼眸中,看到了深深的疲惫。

很显然,无论是推演这部剑经,还是以这种方式传道,对祖师来说消耗都非常不小。

秦云心灵一颤,刚准备开口,却见祖师挥了挥手。

“都是修道之人,又何必做些小女儿姿态?下去吧!”

砰砰砰!

秦云没有说话,只是感激无限的给祖师磕了三个重重的响头。

秦云离去后,祖师疲惫的眼眸中,露出一抹欣慰。

“我果然没看错人,能有此一徒,又何尝不是我的幸运?”

“难难难,道最玄,莫把金丹作等闲。不遇至人传妙诀,空言口困舌头干!”

这话,祖师曾经对悟空说过。

但用在秦云身上,其实更合适。

不久前讲道,他讲的玄奥无比,其实就是给秦云和悟空机会。

悟空身为他手把手教出的弟子,又岂会明知他将会跳火坑而丝毫不心痛?

可惜,悟空虽聪慧,但终究被安排的太明白了。

悟空如此,他又何尝不是如此?

教完悟空,他的使命也就即将终结。

唯一的意外,或许就是遇到了秦云这个变数。

想到专属于自己的法与道在秦云身上得到传承,祖师就感觉心满意足。

因为,这是他真正活过的证明!

第二本:《我的洪荒太过艰难》 作者:玄源道人 状态:已完结 字数:201.55万

简介:

玄源重生成洪荒开天之初大族之一——龙族。

尽管他并非第一批次降生的先天神魔,距离顶尖大神通者还有差距。

可在玄源一路的追赶之下,最终他将越过所有的先天神魔,成为洪荒世界最耀眼的那一个。

请看玄源是如何一步步修炼,历经洪荒各个大劫,最终主宰洪荒!

入坑指南:

“何况以洪荒之大,只要小心避开龙族,在不知道的情况下,想来祖龙也不可能找到贫道。”

玄源放心的说道,随后又想到关键之处:“不过祖龙毕竟已经是大罗金仙,不知以大罗的手段加上气运之道的玄妙,有没有可能顺藤摸瓜发现我等。”

“这点还请玄源道友放心,只要道友不心怀恶意针对祖龙道友,祖龙道友多半是感应不到的,不然当初贫道也不会那么顺利从东海离开。”青龙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安抚了玄源多疑的想法。

“不过祖龙倒是为我等开辟了新路,虽然之前一直都知道前方修行必定有路,可也只是模糊的感应,有祖龙道友的经历在前,更是坚定了我等的求道之心。”玄龟在一旁补充道。

“多谢青龙道友为我解惑,自从知道龙族成立一事,贫道心中对此多有疑惑。”玄源问清祖龙和龙族的情况之后,连忙向青龙作揖道谢。

“不必如此,不过是些许见闻罢了。”青龙摆手示意玄源不用如此。

“青龙道友一路由东海而来,见多识广,不知这东方大地是否也被凶兽肆虐?”玄龟关心起了东方凶兽的情况。

“贫道这一路走来,虽然也不时碰上凶兽,但都只是些寻常凶兽罢了,不过近些年来,凶兽确实越来越多。”

青龙向玄龟大概介绍了下一路上遇见的凶兽情况,随后又想起:“而且之前曾听祖龙提起,他晋升大罗之时,曾朦胧感应到,好似已经有凶兽与他几乎同时证道大罗。并且开始聚集凶兽,不知具体情况如何。”

玄源听完青龙所说,知道大劫的脚步越来越近。

“如此说来,凶兽之事越来越复杂了,而且近些年来,天地之中的煞气不断增强,想来大劫已经为时不远了。留给我等的时间已然不多,若是不成大罗,一旦被卷入大劫之中,恐怕福祸难料了。”

“大劫?不知何为大劫。”玄龟听起玄源说到大劫,不知大劫为何物。

“所谓天地大劫,乃是洪荒之中杀戮、混乱、欲望等一系列煞气增多,慢慢充斥着整个天地。而随着煞气的增强,人在其中,慢慢的被煞气侵蚀,也就越来越暴躁。而随着煞气积攒到一定程度,就会转化为劫气,引动天地大劫。”

玄源开口解释他所知道的大劫信息。

“而在大劫之中,各路大神通者,哪怕法力滔天,修为高超,也不免被劫气所惑,轻易引发战乱。而大战一起,就更不由人,直到一方失败之后,大劫才会消失。而天地中的劫气随着一方的失败盛极而衰,天地又会恢复清平。”

“而眼下天地中的煞气主要是由于混沌神魔的怨气等负面气息,及其血肉残骸所化的凶兽侵蚀天地散发,所以这是一场先天神魔与凶兽之间的战争,只有一方彻底胜利之后,大劫才会结束。”

“原来如此。”玄龟听完玄源所说之后对天地大劫有了基本的了解,“那想来到时候我等于道场之中静修不出,应该可以避开玄源道友所说的大劫。”

“不然。”玄源反驳道,“大劫之中,就算是在道场之中静修,也难免为劫气所惑,依然会被各种变数所引,不自觉的陷入劫中,因为大劫的爆发也是天地无意识的一种手段,通过引导大劫的爆发,消弭天地中的煞气。这是天地的本能,而身处天地之内,只要天地认定你需渡劫,又如何能避开?”

“玄源道友所说不错。”青龙接着补充,“而且听祖龙所说,大劫之中有大恐怖亦有大机缘。大劫既然是天地所引动的,身处其中定然能得到天地的反馈,一旦大劫结束之后,作为大劫之中有突出贡献之人,必然会有天地福源加身,心想事成。”

“以祖龙的说法来看,一旦渡过大劫必然会有大收获,说不定到时候修为能更上一层楼。而我等先天神魔,俱为求道而生,在道途面前,如何能够退缩。只怕大神通者都免不得入场一战。”

青龙说完之后不由感慨:“这也是之前那么多道友会加入龙族的原因,不然我等先天神魔,又怎会屈居人下。要不是祖龙之路并非我所求,恐怕贫道早已投身其中了。”

青龙的解释让玄源恍然大悟,自己对于加入龙族一事极为抵触,其他先天神魔应该同样心高气傲,又怎么会轻易加入,哪怕祖龙修为滔天也不可能令那么多人追随,但是如果事关成道,别人追随祖龙也就不觉奇怪了。

玄源接过话头:“不过我等身为龙属,龙族又投身大劫之中,虽然没有正式加入龙族,可想要完全避开大劫也绝无可能,说到底还是看自身实力,如果我等皆有祖龙的修为,想来不说在大劫之中主导胜利,只求自保应该绰绰有余。”

“正是如此,洪荒之中说到底还是实力为尊。”玄龟和青龙点头附和。

“就是贫道也想在大劫之后分一杯羹,要不是实力不济,说不定也早就搅动一番风波。”

玄源有些可惜:“眼下最要紧之事还是早日突破,证道大罗。毕竟以祖龙道友的所作所为,大劫已然不远。还是要争取在大劫到来之前证道。不然如果不能在大劫之中搏得一番机缘,而祖龙道友又有所精进,只怕最终还是会受龙族影响,难以摆脱。”

不过修炼一事不是急迫就能成,不然玄源也不会被五气朝元困住了近万年时光。

玄龟看出玄源最近对于修为突破越来越急切,出声劝导:“玄源道友近来对于修为突破愈发急躁,这并非好事,或许道友对于修为的执念引发了道友所说的煞气侵蚀,道友还需以平常心对待,不然可能引发未知的风险。”

玄龟的话如同当头棒喝,惊醒了玄源,他近来确实是陷入了修为停滞的状态,在潜移默化之间或许没有被煞气侵蚀,可多少也收到了些许影响。

第三本:《洪荒,从不做凶兽开始!》 作者:公孙帝鸿 状态:已完结 字数:129.07万

简介:

从一头注定要被时代抛弃的凶兽开始,在浩瀚的洪荒之中一步步求存,求道,证永恒,踏足大道尽头,得见元始!

入坑指南:

“并非是让你投靠龙族,玄天道友乃是一位先天神祇,虽加入鳞甲一族,但颇为自主。”

“他有办法为你安顿族群,解你后顾之忧。”

周玄解释,并没有要天角神王入鳞甲一族的意思。

对他而言,先天三族和凶兽一族一样,都是注定要被时代抛弃的存在。

以他现在旁观者的角度来看,三族大战之势已经在积蓄,到了一定程度就会演变成为大势。

滚滚大势,无可阻挡!

假如没有其他先天神圣,三族大战,哪怕三败俱伤,三族也不至于被彻底淘汰。

可惜,三族之外,先天神圣不要太多。

不管是谁,都不愿意让这三族有翻身之地!

别说先天神圣,哪怕是根脚低一点的先天神祇,都不愿意自己头顶压一座大山,更别说三座了。

而与天角神王交往下来,周玄觉得此人可以相交,成为同进退的道友,是个不错的选择。

天角神王闻言略微沉默,似乎在思考,然后他询问道:“太玄道友,你有什么打算?”

“这里!”

周玄指了指下方的掌印:“这虽然危险,但对于吾等而言,也是一个机会。”

“不成大罗,终为蝼蚁啊!”

天角神王心神剧震。

他自从修成神王,得享不朽,在修道上的确已经有所懈怠。

如今才发现,原来神王也不过如此,同样也会被人一巴掌拍死,和神君,乃至天神、真神并无多大区别。

“太玄道友,你说的是正理。”

天角神王深吸口气,做出决定:“吾快去快回,安顿好族群后,便来与道友汇合!”

接下来,他也不拖泥带水,为了以防万一,定下第二个联络点后,便启程东去。

而周玄等天角神王离开后,也开始催动太元道碑。

他的速度必须快,免得有其他强者出现。

这地方,一开始附近的强者可能会不敢来,但时间久点,肯定会有人过来查探的。

随着催动太元道碑,这件至宝陡然从周玄的紫府之中拔地而起,呼啸而去。

这是这件至宝第一次离开周玄的紫府。

太元道碑从天而降,落向大地上那比一个小星系还要巨大的手掌印。

随着道碑落下,表面看上去寂静的掌印也陡然复苏。

掌纹神光交织,道光喷涌,有黑龙、黑蛇、黑鸟、黑莲等种种异象浮现,结成大阵,散发可以破灭诸天的气机,迎向落下的太元道碑。

空中。

周玄身体微微一僵,暗自心悸。

大罗一击留下的残余神通,却让他感觉到了死亡的危险。

“或许,我应该改变一下修行计划……”

心中念头一闪,随即周玄就看到,太元道碑周身蒙蒙青光流转,黑龙、黑蛇、黑鸟、黑莲等种种异象,随着太元道碑镇压,统统破灭。

道碑无声无息落地,镇压掌印的一切异动。

周玄身形随即落下,盘坐道碑之上。

神光流转,道碑上符纹变化,道纹交织。

太元道碑在复制掌印之中蕴藏的道妙,周玄心神沉入其中,细细体悟。

五行、风雷、阴阳、毁灭、幽冥、六欲、七情、心魔……

种种道妙流淌心间,让周玄心惊。

这道掌印的主人,所修大道种类之多,远远超过了他。

这道掌印的主人是谁?

贪郸神王的靠山,不会是罗睺吧?

倏忽间。

周玄从无尽道妙之中清醒过来,随即收了太元道碑,化作一缕风融入天地,消失无踪。

不多久,一道道身影出现在掌印附近,都震惊的看向掌印。

而周玄却是来到和天角神王约定的第二汇合点。

这一次事件给了周玄极大的触动,让他有意改变接下来的修行计划。

以净世大道,以及力之大道为修行的两大核心点不会改变。

但事有轻重缓急。

追求博而广,必然会拖延专精的提升速度,人的精力毕竟有限。

“大劫就在眼前,我要浑水摸鱼,首先就得有保命的能力。”

“不成大罗,这种量劫,很可能会死的很惨。”

周玄暗自分析:“所以,我现在应该将绝大部分的精力用于净世大道。”

“有十二品净世白莲在手,修净世大道,修成大罗,应该只是时间的问题。”

“先精后博!”

“先成大罗,再追求开辟独属于自己的一条道路!”

化龙之道,涅槃之道、五元化生,这些不都是祖龙等强者成就大罗之后才开辟出来的。

做人虽然要有远大理想,但也不能好高骛远。

心有决定,周玄感觉自己的前路也一下子特别清晰起来。

不像之前,虽然也有计划,但总感觉有点乱。

确定了核心目标,周玄当即留下一道身外法身等待天角神王,本体却是钻入玄天洞天,落在十二品净世白莲上,参悟净世大道。

数年之后。

天角神王到来,两人结伴而行,继续西行。

不过,周玄在外行走的,大多数时候是身外法身。

天角神王经过这次险死还生后也决定奋斗,有样学样,也分出一道分身在外,自己藏在洞天内修行。

而且,两人也时常论道,相互印证。

甚至,连化龙之道和五元化生之道,也相互交流,共同研究。

以致数百年后,周玄已然是两道都极为精通。

不过,他并未直接修行这两道,而是借助太元道碑,推演出一门神通,叫做诸道万相,修成两道法相。

一为苍龙法相,一为麒麟法相,分别代表化龙之道和五元化生之道。

如此,周玄轻而易举可以冒充两大阵营的人。

但同时又不改自身本源。

倏忽间万年时光过去。

神通海。

这并非是一片真正的海洋,而是一片上个时代大战后所留下来的遗迹。

有无数强弱不一的神通,或是烙印虚空,或是烙印山川大地,继而形成了一片神通汇聚之地。

神通海之名,便由此而来。

这地方是险地,但也是宝地。

可参悟神通蕴藏的大道法则,而神通海之中,因其奇特环境,造就了不少奇特的天材地宝。

其中甚至还有灵宝碎片。

一路走来,这样的遗迹,周玄遇到不少,每次也会停留下来参悟一番。

这一次也不例外。

且,这神通海的规模,以及危险性,都远超过去所遇到的。

这片神通海的深处,有大罗级的神通存在,非常值得用太元道碑收割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