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搜百科

斤和公斤的区别在哪(为什么“斤”是500克)

2024-09-29 09:40:31    100 次阅读

在超市里虽然标价用的是kg,也就是公斤,不过民间常说的“斤”是500克。那么为什么我们现在用的“斤”不是十六两,而是500克呢?

一,统一度量衡

小时候听过一首歌,是许冠杰的《半斤八两》。收录在许冠杰1976年12月发行的同名粤语专辑《半斤八两》,讲得打工人的如何不容易。

里面提到「半斤八两」,那时候不明白,为什么明明半斤不是五两吗,怎么变成了八两!

后来知道是改了的!

那么就不得不说当年秦始皇老爷子的伟大之处了,统一度量衡,让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只有统一一条路走。

“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之一为升”。从“商鞅量”中得知,商鞅规定的1标准尺约合今0.23公尺,1标准升约合今0.2公升。

商鞅还统一了斗、桶、权、衡、丈、尺等度量衡。

重量单位有:锱、铢、钧、石、斤、两六个,二十四铢重一两,十六两为一斤,这段话出自于《说苑·辨物》

二,一斤十六两有那么多讲究?

看介绍秦朝就开始用十六两等于一斤的标准了,一斤等于十六两,有一种说法是根据“十六星”作为依据的,大部分人认可这个说法。

十六星分别是“北斗七星”、“南斗六星”、还有福、禄、寿三星。而北斗主死,南斗主生福、禄、寿三星掌管人一辈子的福分、荣禄贵贱、寿命

而斤两这种计量单位,和人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民间常说缺斤短两会减少福禄寿。

所以从秦始皇到民国,一直用的都是十六两,甚至到了现在还有部分地方用十六两。

另外关于这种重量计量单位,还叫做「司马斤」

是因为古代管军事的官职叫做“司马”,其中也管理粮秣,所以在斤前面加上了“司马”,也就叫做「司马斤」,计量工具就叫做「司马秤」。所以一司马斤等于十六司马两。

三,不同年代一斤重量也不同

虽然大家都是叫做一斤等于十六两,但是不同朝代一斤的重量也是不同的。秦朝统一度量衡之前就更混乱了。

而秦朝之后的朝代,有人做了总结,可以参考下:

四,何时改为500克?

在清朝末年,因为国外货物进来是按照一斤等于500克来计算,而那时候清朝采用营造尺库平制,一斤约为600克左右。

所以我们就亏不少,后来北洋政府在1915年发布了《权度法》,引入了国际单位,只是两种单位一起用。

后来国民政府在1930年预国际接轨,将“库平营造制”改革为“市制”,特将“一营造尺”改为“一市尺”,等于33.33厘米=0.3米;一公里等于二市里。“一库平斤”改为“一市斤”等于500克=0.5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