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是中国古老智慧的结晶,穿越时空,流传千年;诗词是承载古人才华的文字密码,璀璨多姿,熠熠生辉。
节气和诗词结合从《诗经》开始就有了,“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悠扬雅致,诗意了千年。
春天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6个节气,每个节气最经典的诗分别是哪首?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揭晓谜底,欣赏美诗,为生活增添无限诗意。

第1个节气 立春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是春季的开始,我国自古就是农耕社会,立春的意义更是非同凡响,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春之计在于立春”。
立春最经典的一首诗我认为是宋朝张栻的《立春偶成》:
律回岁晚冰霜少,
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
东风吹水绿参差。
此诗描写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春日图景,表现了作者对欣欣向荣之春的渴望。
此诗写立春时刻冰雪消融,树木感觉到春天的气息,诗人展开想象,仿佛看到眼前处处春风明媚,碧波荡漾,富有诗意和美感。

第2个节气 雨水
雨水节气代表着气温回升,冰雪融化,大地回春,降雨增多。春天的雨,呼唤万物苏醒,催促大地回春,孕育青春和希望。
雨水最经典的一首诗当属唐朝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清新自然,流动婉美,写出京城春雨和草色等典型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对生活和生命的热爱,诗意盎然。

第3个节气 惊蛰
惊蛰指春雷乍动,惊动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天气迅速转暖,我国自古就有“惊蛰始雷,大地回春”的说法。
惊蛰节气最经典的一首诗当属唐朝韦应物的《观田家》: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德宗兴元元年(784年),韦应物任滁州刺史期间,他于惊蛰时分看到春耕时节田家辛勤劳苦的场景,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很精彩的田园诗。
该诗语言平实,无刻意雕琢痕迹,客观真实地展示了田家生活的景象,揭露了封建社会农民生活的不易,很具有忧国忧民思想。

第4个节气 春分
春分是春天重要的节气,春分这天白天、黑夜等长,平分昼夜,而且春分也处于春天的中间,平分了春季。
春分最经典的一首诗当属宋朝徐铉的《七绝 苏醒》:
春分雨脚落声微,
柳岸斜风带客归。
时令北方偏向晚,
可知早有绿腰肥。
此诗写春分时节落雨飘洒,雨声细微,杨柳岸斜风轻拂带回来远方的客人。北方的春天来的晚,春分时节南方已是草长莺飞、花红柳绿了。

第5个节气 清明
“清明”寓意天清地明,气温大幅回升,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清明很特别,是所有二十四个节气中唯一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清明节”我们每年都过。
清明节最精彩的诗毫无疑问是唐朝杜牧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知名度很高,是清明节的代名词,每到清明节,人们自然而然地就会想起这首诗,都会念叨一句“清明时节雨纷纷”。
因为此诗,清明与“雨”有了不解之缘;因为此诗,“杏花村”名扬天下;因为此诗,清明节有了无限诗情画意。
提到清明节,怎能不提这首诗?

第6个节气 谷雨
谷雨是春天最后一个节气,是“雨生百谷”的意思,到了这个节气意味着春天即将远去,夏天马上来临。
谷雨最经典的诗我选明朝方太古的《谷雨》:
春事阑珊酒病瘳,山家谷雨早茶收。
花前细细风双蝶,林外时时雨一鸠。
碧海丹丘无鹤驾,绿蓑青笠有渔舟。
尘埃漫笑浮生梦,岘首于今薄试游。
此诗对仗工整,情景交融,藏志于山,寓景于情,意蕴深沉,豁达淡泊,是谷雨诗中的绝妙佳作。
